(聚焦两会)“用工荒”深层解读 曹保印:教育才是解决根本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3290 更新时:2014-03-05 14:43:12 【字体:小 中 大】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5日讯 (记者 马星茹 刘延佶)中国劳动力总量还在缓慢增长,目前的“用工荒”还只是表现为年轻技工和普工的不足,还可以通过精简吃财政饭的职位、就业难的大学毕业生改变观念、失业的中老年劳动力再就业、延长退休年龄等办法来缓解。但是二十年之后呢?这样尖锐的问题引得日前做客中国经济网视频访谈节目《中经名博会》的财经评论员曹保印和中国社科院经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用工荒”的原因之一是产业升级,同时又有人认为可以用产业升级的办法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样互相矛盾的问题正是目前我国现实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钟君认为从表面看是一个价值荒,但实际上背后是一个服务荒、政策荒,实际上背后就是我们对于人的很多职业权利保障的不到位。
钟君举例称,低端职业,比如说家政、建筑,不要以为它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实际保姆、月嫂的技术含量也是很高的。“我们的职业教育,实践性太差,不能落地,好像搞了很多的职业教育,但是真正的专业是不是能跟实际工作相结合呢?”他反问道。
曹保印也说出了同样的问题,他认为重点还是要解决价值的问题。他表示很多人对职业教育本身是有偏见的,很多父母宁愿掏钱让孩子上其他学校,也不愿意上职业学校,仿佛从职业学校出来的孩子都没什么出息似的,这样的一种偏见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瓶颈。这种价值观的偏差也是造成目前“用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