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校企合作研讨会(理想教育投资谢杨红总经理讲话稿)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2016 更新时:2014-03-10 14:55:47 【字体:小 中 大】
规范顶岗实习学生管理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实习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独当一面,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锻炼学生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之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顶岗实习其实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举措,对于尚无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及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通过顶岗实习,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专业技能,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走
上社会打下一定基础。
[摘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设计,是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是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性地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07〕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健康地开展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教育部部长周济2007年7月9日《在贯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不仅是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要把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要认真落实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为一种制度,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同时,要加强规范管理,使之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加强和规范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是“2+1”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题中应有之义。
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三年为主的基本学制,其中一年到企业实践。”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07〕4号,以下简称《办法》)指出:“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第三学年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必经阶段
顶岗实习的学生,与学校依然有专业教学关系,还处于没有毕业的状态,学生的档案等个人履历文件也放在学校。所不同的是,前两年重点是理论教学(含必要的实践教学),第三学年则是完全的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期间,他的身份仍然是学生,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作为在校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没有理由不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出了问题学校是要承担责任的,特别是顶岗实习明确规定校长负责制。
其次,是“2+1”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社会也需要这种人才,要求我们强调学生的劳动技能,就是要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敢动手、爱动手、能动手。这种意识和能力从哪里来?要从实践当中来。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最重要的实践方式。职业学校学生的兴趣、优势和强项主要在动手、操作和掌握技能工艺。问题是这种人才怎么培养?关键是要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去实践。光是校内教育,不让学生到岗位上去真正地工作和实践,是培养不出技能型人才的。既要加强校内实训,也要加强校外的实习。不是一般的走马观花的见习,而是顶岗实习。过硬本领只有在真刀真枪的实训当中才能培养出来,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也要在实践中进行。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续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这不单纯是一个解决学生上学费用和当前实际困难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便于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规律、学生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是涉及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问题。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个方针的指导下,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问题。
第三,是顶岗实习学生年龄结构的现实需要。
中职生在校期间,年龄多为15-18岁;第三学年顶岗实习时,一般不满18岁,属未成年人。学生暂时离开学校,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家长有一定顾虑,担心孩子小,担心管理工作跟不上。中等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承担起实习学生管理的责任,切实做好实习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这既是对家长一种承诺,也是自己应尽社会责任。
二、切实做好项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规范工作
一)是科学编制实训教学大纲。
我们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一起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共同规划实训项目,制定实训项目指导书;在内容上,既要安排生产劳动,接受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安排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教育,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二)是制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
我们结合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研究和制定出科学的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作为依法从教、依法实习的的依据。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要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要明确顶岗就业实习教学目标、学生的要求、申请顶岗实习的程序、学业与就业管理、实习期间学生宿舍管理、劳动与安全管理、成绩考核等。
三是做好顶岗实习前各项准备工作
要认真做好顶岗实习前期各项准备工作。(1)要依照《办法》,在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管理单位和学生本人或家长三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2)要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3)要做好实习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理解顶岗实习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4)要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5)要加强实习学生法纪教育,填写《实习承诺书》,告诫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未经学校批准,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单位;不得自行在外联系住宿。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应接受指导教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学校可责令其暂停实习,限期改正”;(6)要让学生明确实习期间的任务,既要完成实习单位的工作任务,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如实习作业指导书),并将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和实习作业指导书作为评定学生实习考核的成绩的重要依据。
顶岗实习的规范管理是我们专业能否成功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搞好专业对口顶岗实习工作,让学生想动手,爱动手,能动手,让我们的专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造福社会。
2014/1/12
理想集团